曹广升

曹广升(1918-1946),字旭耀,曾用名曹瑛。他出生在宁阳县泗店镇曹家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四岁那年,母亲去世,兄妹二人靠父亲和三个伯父抚养。十岁时到本村私塾馆读书。年少的曹广升深深懂得家境艰难,读书不易,因此他每天都在私塾馆里刻苦用功。

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曹广升得知宁阳城内的学生停课宣传抗日,便离家加入到青年学生的宣传队伍中。他充分发挥自己擅书法、健言谈的特长,写标语、作演讲揭露日寇侵华罪行,唤起民众抗日,成为宣传抗日的骨干。

1938年2月,马继孔被委任为宁阳县县长,联合各路抗日武装,挺进宁阳城,铲除了“维持会”,发表了号召人民起来抗日的《告民众书》,成立了抗日游击队。马继孔的这一系列抗日行动,极大地鼓舞了宁阳人民的抗日斗志,同时也使曹广升从迷惘和苦闷中解脱出来。不久,他就加入了马继孔领导的抗日队伍,并被选派到中共泰西特委训练班学习。学习期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学习班期间,曹广升通过对革命理论的学习,充分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为人民大众打天下的,只有依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真正打败日本侵略者。1938年初夏,学习班结束后,曹广升受中共泰西特委派遣,返回宁阳,开展党的工作。1939年6月下旬,鲁西区党委、泰西地委为继续开展宁阳党的工作,决定组建中共宁阳县工作委员会,曹广升为中共宁阳县工委民运部长。

1940年3月16日晚,县工委派曹广升等护送十几名进步青年到泰西地委学习。曹广升接到任务后,带领韩子安、胡玲先将学员送过汶河,返回行至宁家庄已是次日凌晨,累得精疲力尽,便安排好岗哨,和衣睡下。汉奸队长姚学柱带着汉奸队早已在村里设了埋伏,将曹广升包围后抓捕入狱。

曹广升被捕的当天,就被押到七区的张家营进行审讯,曹广升被打得遍体鳞伤,疼的昏死过去,汉奸就用凉水把他泼醒,继续拷问。曹广升还是一字不说,汉奸们便把他押送到宁阳县城交给了日本宪兵队。在宪兵队里,伪县长王绍武和日本顾问石田先是对他威逼利诱,后又刑讯逼供。曹广升始终没有透露有一个字.在短短的一个多月里,他被折磨得体无完肤。同年6月初,石田等将他押送到日伪山东省高等法院。在那里,伪高等法院以所谓“危害民国罪”将他关押。牢狱生活并没有把他打倒,他在狱中不忘写信给县工委汇报被捕后的情况。他在信中写道:“我们正在火炉里锻炼,为了革命愿把牢底坐穿,抗日的决心不会变,共产党员的立场不会变。”

1945年5月,曹广升获释。出狱后,曹广升立即找到党组织,又投身到革命斗争中去。当时正值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前夕,县工委根据中央“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的指示精神,准备组建中共一区(城关)分区委员会和区公所,开辟一区工作。县工委根据曹广升在狱中的表现,决定任命他为中共一区分区委书记兼区长。1946年4月上旬,曹广升调任中共宁阳县第五区书记兼区中队指导员。

1946年8月24日,曹广升正在沈家平村西北角树林里召开农会积极分子大会,化装成民兵联防队的敌人突然包围了会场,向会场射击。这时曹广升正在讲话,听到枪声后,迅速观察了一下情况,见敌人已经形成了包围圈,而到会人员都没有武器,形势极为不利,便高喊:“大家不要慌,赶快散开隐蔽!”同时,他掏出手枪向敌人射击,边打边向东北方向的一片高粱地撤退,吸引敌人,掩护群众突围。敌人一见有人射击,立即把火力集中到曹广升身上。曹广升掩护群众成功脱险,自己却身中数弹倒在血泊中。他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终生无悔的革命追求。曹广升对党、对祖国无限忠诚,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是人民的好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