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蓂阶

朱蓂阶,又名朱相尧,男,宁阳县东庄镇东庄村人,1900年生于一个破落地主家庭。1926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史学系,即矢志投身于教育事业,1928年先后到烟台省立第八中学、益都省立第十中学、济宁省立第七中学任教。1932年,淞沪会战惨遭失败,但他却从军民奋起抗战的行动中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同年2月21日,他在给亲友陈友塘的信中写到:“大战即在目前,生死存亡,胥系于此。唯我方只要能沉着应战,作持久战,最后胜利尚有望也。”1933年3月的一个夜晚,他被国民党特务抓走押进了济南监狱,经学校和家人多方营救,两个多月后才获得保释回到十中。

1937年冬,在共产党员张建飞、周蓝田的影响下,朱蓂阶决心拉起队伍投奔共产党。1938年1月,当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消息传到东庄,他与大家商量后立即派人与部队取得联系,共同商定集合队伍前往参加。经过一番发动,他分两次在北鄙小寨召集140余人参加抗日武装起义,被编入第四支队第七中队,后编为山东人民抗日独立第一师二团一营三连,朱蓂阶先后任中队长、连长。5月,党组织又派朱蓂阶回家乡东庄建立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6月任泰宁边区人民自治委员会主任委员;193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7月任八路军泰宁办事处主任兼县大队队长。1941年夏,他出席了鲁南区人民代表大会,并被选为鲁南行署秘书主任,后因病休养,1942年6月病愈后在山东战工会教育组工作,9月调任山东公学校长。10月27日在沂南上岩峪的反“扫荡”中,为掩护群众突围受伤被捕,经益都押解到济南,一路上,他受尽折磨和毒打,到济南时被敌人送进了特务机关“泺源公馆”,日寇以酷刑审讯,他坚贞不屈,只言未发。1942年11月18日,当敌人第三次审讯时,朱蓂阶大义凛然,为革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宁阳东部地区至今传颂着纪念他的诗句:

平生胸怀救国志,追求真理轻功名。

倭寇似狼国遭难,愤然投笔又从戎。

亲率健儿奔徂徕,独创“泰宁”建奇功。

“泺源公馆”血染处,英雄气节贯长虹。

照片 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