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其昌

在宁阳的抗战史上,曾有这么一位烈士,曾有这么一个革命家庭,兄妹三人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于抗日的浪潮中,为宁阳的抗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就是徐其昌烈士,以及他的两个妹妹徐杰(徐其杰)、徐霞(曾用名徐其霞)。在当时,徐氏一家出了3个共产党员,是远近闻名的革命家庭。为此,徐父被捕入狱,受尽了日军折磨。

徐其昌生于1914年,宁阳县城南街人(今宁阳县文庙街道南关社区人)。他的父亲沿街开了一个豆腐作坊,经常接济有困难的街坊四邻,谁家有困难,他都慷慨解囊。这些都在徐其昌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善良的种子。他8岁入私塾,学习勤奋刻苦,几年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宁阳县立第一小学,毕业后又考入宁阳师范讲习所。

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进宁阳县城后,徐其昌积极参加了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2月1日,肥城县十区抗日游击队负责人马继孔被委任为宁阳县县长。马继孔在宁阳期间进行了广泛的抗日宣传发动工作,使许多有志青年学生参加了他领导的抗日队伍,徐其昌便是其中较早加入抗日队伍的。他通过创办学校,吸收思想进步的爱国青年,开展抗日救国教育活动,引导大批青年走上革命道路。受他的影响,两个妹妹徐杰(徐其杰)与妹妹徐霞(曾用名徐其霞),一起走上了革命道路。1938年5月,他和妹妹徐杰、徐霞等9位热血青年被抗日县长马继孔派往中共泰西特委训练班学习,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学习结业后,徐其昌被派到泰西人民抗日自卫团政治部从事抗日宣传活动,后任泰西军分区政治部组织股长,他教育带领战友们在泰西广袤平原上机智灵活地开展对敌斗争。

徐其昌对革命工作积极认真,踏实肯干,平时不爱说话的他,一心扑在工作上。生活中,他非常爱干净、讲卫生,在物质条件极为贫乏的情况下,他也总是把自身的衣着搞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当时,有许多同志不注意卫生而生了虱子,他对同志们说:“对于日本鬼子,我们要打持久战;对于虱子,我们要打速决战、歼灭战。”这个有趣的说教得到了同志们的一致响应。

平时他非常相信和尊重科学,部队当时的精神文化十分匮乏,极度缺乏读物,更谈不上广播、电影、戏剧。只有分区每周出一期油印的“火花报”来反映部队的战斗生活。所以有时个别同志会讲些荒诞离奇、神鬼迷信的传说借以取乐,徐其昌每次听到后都会坚定地说:“自欺欺人!自欺欺人!反对封建迷信!”

1939年6月,徐其昌被编入八路军115师686团,转战于泰肥山区。不久调任泰西军分区政治部组织股股长; 1942年8月,任齐禹县大队任党总支书记的徐其昌奉命带领一个连解放禹城时,遭到日伪援军合围。当敌人的炮火逐渐逼近禹城前沿阵地时,徐其昌率领一个20余人的战斗小组顽强坚守,敌众我寡,战斗异常艰苦。在打退敌人第二次围攻时,徐其昌的一只胳膊被子弹贯穿,血流如注,他只是简单包扎了一下,忍着剧痛继续投入战斗。突然,一颗子弹又击中他的头部,他顿时昏了过去。

愈来愈近的枪声将昏迷中的徐其昌震醒,他一个翻身,艰难的继续指挥战斗,并命令战友赶快撤离。等敌人合围过来,徐其昌将最后一枚手榴弹狠狠地扔出去,与此同时,敌人的机枪扫射过来,他的双腿被打断。突围后,战友李开芳背着全身负伤的徐其昌,率部撤至豆根庄。眼看就要被敌人追上,他大声命令战友撤退,自己留下阻击敌人。战友们执意要背着他走,他大吼:“你们马上撤退,不要管我!这是命令!”战友们转移后,他只身顽强战斗,子弹将尽时,为了不被敌人俘虏,他把最后一颗子弹射进自己的胸膛,英勇壮烈牺牲!他舍生取义的精神,将永远光耀宁阳大地。

徐其昌牺牲后,他的两个妹妹徐杰、徐霞没有被吓到,而是继承哥哥的遗志,继续革命。

2015年10月12日,为纪念这位英勇牺牲的先烈,中共宁阳县委、宁阳县人民政府又将徐其昌烈士迁葬于烈士陵园,徐杰和徐霞的后人参加迁葬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