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月,刘耀华等积极在泰(安)宁(阳)边区进行活动,并设法与朱蓂阶取得了联系。朱蓂阶获悉后,即通知他和许仁安、钟兰坡、武效周四人前往山阳村与程照轩联系。程照轩时任泰安县六区中共区委书记,为徂徕山起义的组织者之一。程照轩向刘耀华重点介绍了省委在徂徕山一带发动群众、组织游击队,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的情况,并让刘耀华等人回东庄一带发动群众,组织武装,然后到徂徕山集合。他还特别强调,要掌握队伍的领导权,尊重群众意愿,不要强迫,不要与道会门合流。刘耀华等人立即赶回东庄,向朱蓂阶转达了程照轩的意见。朱蓂阶听后斩钉截铁地表示,既然找到了党组织,那我们就发动群众,组织队伍干吧!“为国捐躯何所,青山处处埋忠骨”,寥寥数语,更表达了他抗日救国、不怕牺牲的决心,同时也鼓舞了大家的斗志。
根据程照轩的意见,朱蓂阶等分别在东庄、北鄙村、高庄、南陈村、北陈村、东崔家庄、西崔家庄等地宣传共产党抗日救国、人人有责的主张,发动群众,动员枪支,组织武装。经广泛发动,很快有60余人报名参加了抗日队伍,并于1月24日在北鄙小寨陆续集结。因临近春节,部分人员愿意过春节后再走,其余23人便由朱蓂阶带领,直奔刘杜(当时省委驻地)附近碾子峪,加入徂徕山起义队伍的行列,编入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二中队。
第一批队伍走后,武效周继续留在东庄工作。2月2日,中共山东省委派王一平与朱蓂阶一起回到东庄一带组织发动抗日武装,他们发动群众捐献枪支,号召群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枪出枪,死不当亡国奴”。经过近一个月的工作,先后筹集各种枪支70多支。同时,他们还深入乡村学校,宣传党的抗日救国主张,使一批进步青年学生和农民踊跃参加抗日武装。随着工作的深入,发动群众的范围很快从埠南附近扩展到津浦铁路以西的南驿、东太平、西太平、磨庄等一些村庄及时属泰安的东韩家庄、中韩家庄、西韩家庄、东山阴、西山阴、南山阴、坡里等地,到3月28日又有80余人的队伍在北鄙西大寨集结,被编入“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七中队”,朱蓂阶任中队长,王一平任指导员,秦子美任副中队长。4月下旬,七中队又改编为二团一营三连,朱蓂阶任连长,赵需仁任指导员,秦子美任副连长。6月,朱靖宇等又在宁阳九区一带发动组织几十人的武装,于徂徕山前的茅茨村加入二团一营三连,三连的队伍更加充实壮大。